各地慈善动态 2020年第15期

2020-04-22

各地慈善动态

 

2020年第15

 

一、各地动态

天津:疫情中新增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新增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新增注册志愿服务团队2000余支。2月3日,市文明办发布《凝聚志愿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致我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信》,号召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统一指挥、社区化、组织化、力所能及等原则指引下,开展志愿服务。第一时间公布了市文明办和16个区志愿服务咨询电话,累计解答咨询1900余次,有序、高效开展志愿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市已有8431支志愿服务团队的277689名志愿者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工作中。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劳模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都第一时间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天津志愿者身影也同时活跃在祖国大江南北。比如,在武汉,体育学院徐金陆老师参与发热病人转运工作;在湖北宜昌,工业大学90后辅导员王俊宇参与社区防控;在新疆阿勒泰,南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薛博文开展网上义务家教等。

  

宜宾:这10类困难群体要收到政府救助

宜宾印发《关于扎实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走访救助工作的通知》,本月将对十类困难对象进行走访关爱。

  这十类对象将获得帮扶

  据了解,本次走访救助的对象一共十类,按照“一户不漏、一人不落”的要求,将以乡镇(街道)为工作单元,发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进行入户摸排,并将摸排到的情况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细,确保应帮尽帮、应救尽救、应保尽保,走访和帮扶于本月进行。

  帮扶十类对象:

  因疫情导致物价上涨,救助金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救助对象,包括低保户、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等;

  零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临时陷入生活困境的未就业农民工;

  受疫情影响的深度困难职工家庭;就业困难人员中受疫情影响未就业人员;

  因正常医疗秩序中断影响就医的生活困难人员;

  因疫情滞留宜宾和宜宾滞留湖北在住宿、饮食等方面出现临时困难的人员,以及经济困难家庭学生、非低保和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和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唐山:率先在省内出台意见设立基金救助特殊困难群众

为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工作,4月10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设立社会救助基金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关于设立社会救助基金的政策文件。

  《意见》从管理机构,资金筹集和使用,救助范围、救助标准和救助方式,申请审批程序等八个方面,为全市设立社会救助基金提供了基本依据。

  设立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

  设立基金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等基本原则,既尽力而为、保障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又量力而行。

  基金会的性质为慈善组织。市县两级基金会之间是指导和合作关系。资金筹集渠道有两个:一是各级财政支持本级基金会不少于500万元创建资金;二是社会力量向基金会捐赠。

  基金重点救助在落实各项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或扶贫政策后,基本生活依然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及其他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特殊困难群众。救助方式是采用货币支付或实物救助。救助标准为原则上一次性给予每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不超过当年12个月城市低保标准的救助。基金会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按照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县(市、区)确认核发的程序办理。

 

辽宁: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启动

4月13日,记者从辽宁省教育厅了解到,辽宁省出台《辽宁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暂行操作规程》,通过启动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切实帮助特别困难的高校毕业借款学生解决面临的经济困难。

  对于死亡、失踪的毕业借款学生,以及因故丧失劳动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毕业借款学生,必须给予救助,借款学生可以申请一次性代偿全部应还本息。对于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患有重大疾病的借款学生,应优先给予救助,借款学生可以申请代偿当年应还本息;经济收入特别低的借款学生可申请代偿当年应还本息。被救助人待经济状况好转后,根据本人经济能力,可以全额或部分返还代偿资金,返还资金将全部还款救助资金专账,专项用于以后救助工作。记者了解到,符合救助条件的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可向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二、优秀项目

青岛:"希望工程结对助学"活动启动

4月7日,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来到莱西市姜山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走访三名2019年受资助的贫困家庭子女,现场发放了希望工程助学款,每名学生1000元。

  “希望工程结对助学”活动是青岛市希望工程的品牌工作,由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青基会发起,旨在通过社会动员的方式,发动爱心市民积极参与,资助部分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完成学业。

  前期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青基会征集了青岛市200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信息。“希望工程”结对助学活动标准是对每名学生一次性资助1000元,用于改善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青岛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通过学校或街道,把爱心市民的善款发放到所资助的学生手中。捐助人可以以个人或家庭名义对待资助孩子进行结对资助,也可以以单位、班级等名义与待资助孩子进行结对资助。市青基会将为捐赠人开具《山东省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和捐赠证书,并把受资助孩子的个人信息反馈给捐助人,方便捐方与被捐助人保持长期联系。

  希望工程自1991年在青岛市实施以来,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截至2019年,青岛市希望工程已筹资1.6亿元,在全国26个省(区、市)共捐建希望小学419所,累计对4万多名贫困中、小学生进行了“爱心助学”,开展了结对帮扶,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三、慈善诗词

宋德水

七律.敬和姚会长慈善日感怀

景仰华堂七彩新,讴歌博爱绿城人。

大河扬善心灵美,嵩岳扶贫情意淳。

乡镇竞相呈硕果,区街屡屡布甘霖。

初心牢记同携手,追梦英贤仰北辰。

 

 

 

 

郑州慈善编辑部                       责任编辑 李琳


我要捐款我要求助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