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动态2017第12期

2017-03-20

 

各地慈善动态
 
2017年第12期
 
一、各地动态

广州:率先创建"慈善之城"
《慈善法》颁布一周年之际,“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启动仪式暨全国部分城市慈善工作交流会日前在广州举行。广州发起成立全国首个“慈善之城”创建联盟,并率先提出创建“慈善之城”。广州去年参与各类慈善活动超1000万人次,广州市慈善会接收捐赠款物超过3.1亿元,增幅30%。
  今年广州首次将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计划用四年的时间,把广州建设成为引领国内、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慈善之城”。
  去年《慈善法》颁布后,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广州有近1000万人次参与各类慈善活动;仅广州市慈善会接收捐赠款物超过3.1亿元,增幅30%,划拨支出各类救助款物2.7亿元,其他慈善组织慈善活动也十分踊跃;在精准扶贫、扶老、济困、助残以及儿童救助等领域,直接受益人群超过100万人次。
  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2016年底,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第四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综合排名,广州位列第四,比上一届上升了两位,在全省排名第一。
  南都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广州将重点开展七大行动,围绕十大目标,全面提升城市慈善发展水平。其中包括打造10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慈善组织及50个品牌慈善项目;年度捐赠总额占全市GDP总额不低于0.08%;二是捐赠年增长率不低于5%;慈善活动数年均增长率达10%;四是慈善信息公开达标率100%等。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爱平表示,创建全国“慈善之城”,广州是首个提出,在全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做法,需要在政府和社会层面谋求最大的共识,让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市民都参与其中。
  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广州提出的“慈善之城”指标并非慈善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是一种行动方向;慈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广州将通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不懈努力,不断厚植城市爱心“GDP”。
 
江西:贫困家庭儿童资助标准提高
记者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今年开始,江西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资助标准提高到1500元,并对义务教育城市小学和民办学校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
  据悉,江西将继续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实现中职学生免除学费全覆盖。“一生一策”保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全覆盖。
  同时,江西省教育厅将面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适龄人群,组织职业院校开展“送培下乡”,完成1万人次以上的培训任务;根据帮扶地区资源和产业发展需要,实施“高校技术创新扶贫511工程”,促进科技成果向农村地区转移转化,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江西在修水、吉安等7个国家贫困县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将营养改善计划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国家贫困县,让约120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受益。
 
温州:"新闻+慈善"成慈善一大特色
近日,温州市慈善总会召开2017年所属分会、基金负责人座谈会。目前泉州市慈善总会有所属分会11个,基金五六十个,还有100多个小额冠名基金。
  据悉,这些分会、基金作为慈善救助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温州市慈善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奥康分会的“爱心接力计划”,已连续实施10年,投入助学资金5000多万元,结对学生1万多人;侨爱分会,作为浙江省首个由侨胞自发捐资成立的慈善机构,在助学、助困、赈灾等救助项目上奉献爱心。
  温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周文珍表示,近几年,温州市慈善总会所属分会、基金的慈善工作特别是在慈善募捐方面占总会全年募捐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2016年,温州市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7888.06万元,其中所属分会、基金共募集善款3823.95万元,接近温州市慈善总会全年募捐总额的50%。
 
诸暨:"义二代"平均年龄11岁
“我的妈妈是义工,她经常去帮助别人。从妈妈身上我明白了,帮助他人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所以我也想成为一名义工。”就读于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第二初级中学的陈梦笑今年16岁,脸上稚气尚存的她循着母亲的公益步伐已经做了两年义工。在诸暨店口镇,像陈梦笑这样跟着父母做义工的孩子有57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店口义二代”,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仅11岁的义工队伍。
  “店口义二代”成立于2015年7月,是浙江省首个“义二代”公益团体。说起“店口义二代”的成立,还颇有几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
  如今,以店口镇为爱心辐射中心,山下湖镇、江藻镇等周边乡镇越来越多的人欲携全家加入。店口镇义工协会会长陈纪梁告诉记者,“店口义二代”现有30名正式成员,27个“预备义二代”,经过层层考核才能“转正”,“希望‘义二代’是能持续传递正能量的群体,更希望未来能有‘义三代’、‘义四代’传承下去。”
 

二、优秀基金

河南:省慈善总会设立“优创基金”帮扶大学生就业创业
3月13日下午,河南省慈善总会“优创帮扶基金”正式成立,主要针对全省贫困学生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等给予长期稳定帮扶。首期资金30万元已经募集到位,计划帮助30位贫困大学生和优秀青年完成学业及创业。
  据悉,“优创帮扶基金”由省慈善总会和省留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该基金着力将“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创客文化引进来,重点关注贫困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方面的帮扶需求。同时,重点汇聚双创帮扶力量投身慈善事业,实现慈善事业和双创事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探索寻求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姚林安介绍,“优创帮扶基金”共设置三个项目,其中“鸟巢计划”主要帮扶全省贫困地区家庭贫困的在校中小学生,以及失学儿童和孤儿;“雏鹰计划”主要帮扶在校大学生,根据其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对其进行职业规划评估以及定向培训;“飞鸟计划”主要帮扶适合创业以及意向创业的优秀大学生和社会创客,对其优秀创业项目进行投资孵化。
 

三、郑州新闻

郑州市首个志愿服务项目援助慈善基金成立
3月4日,郑州市绿城广场,由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明办、郑州市志愿者联合会主办,郑州慈善总会等协办的“文明之城·志愿郑州—省会2017年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正式举行。活动中,郑州市首个志愿服务项目援助慈善基金成立,郑州慈善总会和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分别向该基金捐赠首笔善款20万元和120万元。
 

四、县市区新闻

中国好人”徐亮设立我县首支个人冠名慈善基金
3月13日下午,在中牟县慈善总会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中国好人”徐亮慈善基金签约仪式。这是我县首支以个人冠名的慈善基金,此基金的成立标志着我县慈善募捐的管理和使用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平凡感动

董丹丹:边卖玉米边教课本
童年:11岁当家的留守儿童
1985年,董丹丹出生在河南省一个偏远乡村。由于家里孩子多,1996年,董丹丹的父母北漂打工。当时11岁的董丹丹便照顾着8岁的妹妹开始了独立生活。11岁当家,对于董丹丹来说艰辛异常,她使出浑身力气仍然难以应付生活中各种困难。为了上学,董丹丹开始带着妹妹不断借住在舅舅家、表姐家、表哥家、姨妈家……过早地独立生活加上多年寄人篱下,董丹丹和妹妹很小就懂得不给别人添麻烦,经过从初中到高中的几次辍学危险,2005年,董丹丹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
心愿:把我失去的给孩子们
2008年董丹丹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在老家实习两个月后,她迫不及待来到北京与父母相聚。
由于没有北京户口,虽然拿着大学毕业和6级英语证书,但董丹丹却进不了公办学校,无奈之下,她来到了海淀区行知学校。乍到学校的董丹丹傻了,眼前所谓的学校却只是一片破旧的农家院建筑,绿豆大小的操场、四处散落的班级,董丹丹悄悄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当她听说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是跟随父母亲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工子女时,一刹那,童年的记忆在心中浮现,董丹丹的脚步停了下来,她希望把自己失去的带给这些和自己背景相似的孩子们。
真正走进打工子弟学校才知道,与家乡实习的学校相比,这里相差的不只是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学生……还有在强烈对比反差下孩子们封闭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灵。一个叫于淼的女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优秀,却对新来的老师抱着强烈的怀疑态度。在一篇周记里小女孩干脆写道:“我从来都没喜欢过你,你姓董,原来的班主任也姓董,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董丹丹并没有因为孩子伤人的话而远离她,也没有为了让女孩喜欢自己而刻意特殊对待她,董丹丹深知农村女孩的敏感和脆弱的自尊心。她以平等的态度与于淼交往,用自己的知识和人品最终赢得孩子的尊重。
执着:边卖玉米边教学
虽然经历了各种问题,但董丹丹一路跟孩子们走过来,乐多于苦。但就在这时,家里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2009年底,品学兼优的小妹妹突然得了恶性肿瘤,动手术之后化疗,不久妈妈也住进了医院。2010年初最小的弟弟又得了白癜风,而爸爸在给弟弟买药的路上又被车撞,一系列的灾难,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巨额费用父母整日愁眉不展,不愿多说一句话,家里沉闷而压抑。
作为四姐弟中的老大,董丹丹不忍心看着父母操心卖命。从小就过苦日子的董丹丹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么需要钱,她考虑离开这个繁华城市中最贫瘠的地方,离开这个月工资只有一千一百块钱的学校。新学期开学,董丹丹回到学校,她想在临离开之前再看一看孩子们。但当她走进熟悉的教室时,却发现教室里竟是一片哽咽,学生们围住董丹丹,边哭边说:“老师您还教我们吧,老师您还教我们吧”。拉着孩子们的手,董丹丹的泪水肆意奔流,突然,一个知道内情的邻居家小孩大吼了一声:“你们别喊了,老师的妹妹病了!老师得去挣钱!”班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一个个走回自己的座位,摸摸索索,再次走向了讲台,一角,两角,五角,一元,讲桌上很快堆积成了一座小山,看着眼前的孩子们,董丹丹让孩子们把钱拿回去,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第二天,董丹丹重新回到了学校。
董丹丹边努力工作,边努力补贴家用,经同事介绍,董丹丹利用假期做过保姆,做过小时工,暑假里每天从早晨5点半到夜晚11点卖玉米,平时放学后去天桥摆地摊,当过促销员……每次有人问董丹丹累不累的时候,她都会一笑而过,累肯定是累,但董丹丹知道,一个人的累,可以换来农民工51个孩子充满希望的未来。
 

六、慈善格言

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冰心

 
 
 
 
 
 
 
 
郑州慈善编辑部                                责任编辑 李琳
我要捐款我要求助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