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绿城 阳光普照(图文)
慈善绿城 阳光普照
千万善款开展冬季救助 一冬温暖惠及28万群众
风雪送冬去——2014年2月,一场瑞雪普降中原,降雪带来了寒冷,但是在郑州28万贫困群众的心中,这个冬天,却不曾冰冷无情。
飞雨迎春到——拿出善款1000多万元,一个冬天,开展慈善救助活动30多场,在爱心播撒每个角落的绿城郑州,春天,似乎早已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回顾刚刚过去的冬季,一次次贴心而温暖的慈善活动如同阳光,普照绿城大地。
一个人:精神病医院的普通护士
郑密路航海路口往南300米路西,是一条没有名字的小路。沿着小路直走200米,就是市第八人民医院,这里是全市唯一一所全民性质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大门对面,一条马路之隔,是一栋独立的三层小楼,门口一块铁牌:“慈善惠民病房”几个字并不显眼。可正是在这不显眼的病房内,每天都发生着不寻常的故事。
“慈善惠民病房”,是从
在临近年关的时候,省会的大街小巷,已经开始洋溢着喜庆的新年味道。而这栋小楼的门前,却有一种异样的冷清。我们跟着院长霍顺利走进小楼。
二楼尽头的一个房间,几十名精神病人正在看电视,这是他们白天集中放松的时间。和想象中的不同:几十个人并没有衣衫褴褛,脸都干干净净,穿着崭新的睡衣睡裤,脚上是新的棉拖鞋。忽然,一名年轻男子嚷着要去喝水,刚站起来,裤子里就流出来一滩大便。正在值班的护士陈阳二话不说,拿起卫生纸就抓起这些大便,然后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
部队转业就来到市第八人民医院,今年30岁刚出头的陈阳,已经在这个病房里呆了整整13个年头。
看着年轻男子喝完水,陈阳把水杯放了起来。“他叫郑陇海。”陈阳说,郑陇海今年大概25岁,因为是在陇海路附近被发现的,就起了这个名字。“刚来的时候,跟街上的流浪汉差不多,穿一件破破烂烂的大棉袄。打开一看,里面根本不是棉花,而是装满了树叶。”陈阳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郑陇海的样子:“脸上身上全是黑乎乎的,我们给他理发、洗澡,又给他换了新衣服。可能是因为长期流浪,当时他已经丧失了言语交流的能力,连吃饭也不会,需要我们一口一口地喂。”
陈阳说话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他手上的伤口。
“就是他咬的。”陈阳苦笑着,指了一下郑陇海。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郑陇海已经可以慢慢自己进食了,但是走路依然需要人扶,大小便依然随时可能会失禁。“我们就特别注意他,一旦发生什么状况,可以及时处理。”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就在前几天陈阳喂他吃饭的时候,郑陇海突然发病,照着陈阳的手就咬了一口。陈阳的手瞬间鲜血直流……
“在我们这儿,这很平常。”摩挲着右手拇指的伤口,陈阳显得很平静:“我们这个病区22个工作人员,几乎每个人都被病人打过、咬过。”他的右手两次被咬伤、一次被打骨折,鼻梁骨骨折过、耳膜被打穿孔……陈阳叫来了几个同事,脸上、手上、手臂上,几乎都有伤。“有一次,病人直接把他的头皮揭下来一大块。”陈阳指着一个小伙子说。
可是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却恳求我们不要写他们的名字。“你们别问了。”陈阳向我们解释:“亲人知道了,肯定担心;陌生人知道了,说不定还觉得我们没本事。我已经结婚了,可他们几个还都没对象呢。”
家里人曾不止一次劝说陈阳放弃这个工作,可他说:“我觉得我每天在帮助人,心里很充实。再说了,这工作总是需要人来做的吧。”
霍院长告诉我们,现在这个3层小楼里,床位已经增加到了87张。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就集中入住了51名无劳动能力、无经济生活来源、无抚养人赡养的“三无”精神病患者。
“我们的病床已经不够了,但是加床也要给这些病人进行无条件的救治。”霍院长说:“这是我们医院的责任。另一方面,这些精神病人如果流浪到社会上,很有可能给市民造成伤害,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翻看陈阳的记录本,在2013年,慈善病房共救助贫困精神病人541例,救助金额184.2万元。
一件棉衣:衣暖人身更暖人心
记者了解到,张春磊因为身患疾病,已经卧床15年了,妻子最终受不了贫困离开了他。70多岁的老父亲既要照顾不能自理的张春磊,又要照顾刚刚7岁的小孙女,一个月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勉强维持着生计。“我们接到老先生的求助电话,并经过相关部门核实后,挑选出了两床棉被,还有适合7岁女孩穿的棉衣、棉裤,希望给他们一家送去温暖。”
一件衣服、一床棉被、一本书籍——或许只是小小的一件市民家中不用的物品,但却凝结着市民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和关爱——就在刚刚过去的冬季,从
活动一开始,就收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每天都有很多市民给我们打电话,询问具体的捐赠地点,表示要来捐赠衣服或者棉被。”一名在政通路志愿者接收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年迈的老者,还是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都纷纷来到捐赠站点捐赠衣物。“从九成新的羽绒服,到孩子们没穿几次的棉衣,市民纷纷奉献爱心,而且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有人还熨烫过。”
彼时,设在郑州慈善总会办公室的一部救助电话,显然成了“热线”。“一天接几百个电话,大部分是市民想要捐赠衣物的。”仅活动开始当天,慈善总会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捐赠的棉衣两万多件,活动举行两周,就已经收到各类衣物6万余件了。
活动开始,爱心的集结号就已经吹响。全市人民积极投入到这个爱心活动中去,郑州慈善总会动员全市20个志愿者活动站,收到衣服后,送去消毒站进行消毒、分类,并根据市民的求助电话邮寄或是送到市民的手中。
“旧棉衣、棉被也许并不值钱,但是市民帮助苦难群众的心却是无价的。”郑州慈善总会会长武国瑞说,“经过这次活动,我们为郑州市民乐善好施的精神所感动,同时,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慈善文明在郑州市真正的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一组活动:爱心温暖郑州
回望这个冬季,慈善救助活动活跃在绿城郑州的每个角落:
2013年冬至,本是一个合家团圆,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节气,可是在城市中,有一些城市的建设者,他们远离家乡,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却没有“家”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就在这一天,郑州慈善总会“爱暖冬至·情意饺子” 大型公益慈善活动为我市环卫工人、外来务工人员、交通协管、养老院等贫困人群免费赠送2000斤爱心水饺,来自各行各业的近500名志愿者加入到送饺子的行列,为坚守岗位,不能回家吃饺子的城市建设者、服务者们送上热气腾腾的问候,让他们在冬至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里感受到来自我市爱心人士的关爱与情意。
李峰是二七区幸福路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已经从教17年了。1月24日,他收到了“啟福烛光爱心基金”的救助金。李峰告诉记者,2013年4月,他患有类风湿关节炎20多年的母亲又换上了青光眼,手术后感染导致右眼失明,10月,他的母亲又被查出了宫颈癌,已经在中期和晚期之间。接二连三的状况让李峰措手不及,经济状况更是越来越差。“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也将接过爱的接力棒,传向需要帮助的人,更要做个合格的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和李峰一样,全市共有174名奉献在教育事业一线、身患重大疾病和遭遇突发事件的贫困教师及家属收到资助,发放救助金77万元。“啟福烛光爱心基金”成立于2012年,该基金主要用于表彰我市支援到贫困边远农村、山区任教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救助我市奉献在教育事业一线,身患重大疾病和遭遇突发事件的贫困教师家庭。2012年,该基金发放70万元救助了110贫困教师。
一冬慈善:30多场慈善活动爱心上演
助困,给市直机关贫困职工、帮扶村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助学,“慈善童悦之家”揭牌、2013牵手暖冬关爱农民工子弟活动举行;送温暖,冬至当天,开展“爱暖冬至·情意饺子”大型公益慈善活动……全覆盖、皆温暖。
一组数据是这些温暖慈善活动的最好说明:一冬,郑州慈善总会共举行各类募捐救助活动30余次,发放救助金1000多万元,棉衣棉被等物资6万余件,调动志愿服务万余人次,全市28万各类弱势群体受益。
回顾这个冬季的慈善救助活动,郑州慈善总会会长武国瑞总结到,2013年“善行天下 暖冬行动”活动有这些特点:大力发展慈善志愿者的力量,增加最大的社会参与度,郑州慈善志愿者队伍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支3万余人的队伍,在“善行天下 暖冬行动”中,郑州慈善总会发动志愿者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工地”等系列慈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爱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受助范围广,此次活动中,困难职工、低保家庭、五保老人、孤寡老人、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孤儿、残疾人、困难大病患者等全市各类弱势群体都是受助对象。准备充足,集中开展大型救助活动,郑州慈善总会准备了充足的米、面、油、棉衣、棉被等物资,针对全市范围内的困难群众集中发放,全市有28余万群众受益。活动形式新颖,郑州慈善总会组织爱心服务车深入到各个社区接收捐助,然后将市民的爱心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慈善志愿者定期走上街头,主动发现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送上棉衣、棉被,抵御冬天的寒冷。
2014年的春天已经来临,但2013年冬季的温暖却不曾远离——
2014年,郑州慈善之举依然在路上;
2014年,郑州慈善之路只会更铿锵;
2014年,让这个城市,因为慈善,而熠熠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