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善总会将搭建一个透明慈善的信息平台

2011-09-28

  一场慈善改革的风暴正悄悄地在浙江大地拉开序幕。记者昨天从浙江省慈善总会获悉,最近三年,浙江省慈善总会将搭建一个透明慈善的信息平台,让每一个有爱心有能力的人,都能够放心地参与爱心捐赠,浙江的每一笔善款,大到上亿、上千万,小到元、角、分,今后清清楚楚地让公众知道它们帮助了谁,用在哪里,还能找到受助者……

1亿捐赠用于扶“农”

  昨天下午,“浙江农信慈善基金”成立仪式上,浙江省慈善总会接受成立以来的最大金额的单笔捐赠——1亿元。

  “浙江农信慈善基金”,由省农信联社率81家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浙江农信)共同出资组建,原始基金达1亿元。

  浙江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在捐赠仪式上介绍,1亿元捐赠资金,其中8000万作为新成立的“浙江农信慈善基金”的长期稳定性基金,每年增值的收益也用于援助慈善事业;剩下的2000万,将根据捐赠方的意向可随时动用的善款,用于突发性事件的爱心捐赠。

  据介绍,“浙江农信慈善基金”投资将面向农村,主要收益将用于慈善创投项目、农村公共服务、义工服务等慈善公益领域,在造血型救助、安老助孤、助医济困、环境保护等项目救助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确保这笔捐赠款能高度透明,让人放心,浙江省慈善总会等相关单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浙江省慈善总会和省农信联社,共建监督资金使用的管理委员会,每笔大额款项支出,都要双方派人监督。

  “有省农信社的示范表率,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我们的慈善事业。”浙江省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在捐赠仪式上高兴地说,马上又话锋一转,“我们要讲诚信,讲透明公开,创新、拓宽、健全机制,用好每一笔慈善资金。”

浙江慈善总会着手搭建“透明慈善”平台

  本次1亿元爱心捐赠背后,正是我国慈善事业陷入低潮期。

  从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后,到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再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国内的慈善事业一度陷入低潮。

  根据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至5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接收捐款62.6亿元,但在今年6至8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接收捐赠8.4亿元,降幅达到86.6%。

  记者从浙江省慈善总会获悉,浙江的社会捐款相对比较平稳,有的地方还有增加,但个人捐款比往年也要相对减少些。

  “即使没有那么多事情出来,原来那种靠行政命令的动员式捐赠模式也很难持久。”浙江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认为,“慈善事业发展到现在,一定要转型,慈善机构要有筹款的能力,更要提高公信度。”

  为在今后实现“透明慈善”,浙江省慈善总会已多次进行研究,商讨相关事宜,并正在酝酿起草对省内慈善组织建设的“透明慈善”指导意见。

  李刚秘书长认为,建设“透明慈善”机构能力要提升,技术手段要更新,这是一个不断推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是我们有信心把它做好。

  最近三年,浙江省慈善总会将搭建一个透明慈善的信息平台,让每一个有爱心有能力的人,都能够放心地参与爱心捐赠。

浙江民间组织已在探索

  浙江的民间的慈善组织,已经先行一步在实践中探索透明慈善。

  前段时间,金华的“施乐会”负责人给李刚秘书长打去电话,希望能开一个研讨会,商讨施乐会的网上捐赠透明慈善模式。

  记者打开施乐会的网站,该网公布了每一个需要捐赠人的照片、住址等个人信息情况,还有捐赠人的捐赠信息等。

  据介绍,今年,作为民间的草根慈善组织,“施乐会”的捐赠款达到约1000万。

  不过,金华的“施乐会”也有自己的烦恼。据报道,他承诺绝不截留善款,因此,他的办公和运营经费完全来自浙江金华当地一家企业的捐赠。虽然这家企业逐年增加这项捐赠,并承诺今后长期资助,但“施乐会”仍然面临捉襟见肘的局面:企业捐赠的运营经费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团队运行,而对比去年,“施乐会”的工作量增加了整整5倍,却只增加3名工作人员。

  “施乐会”曾在网上开设了一个筹募办公经费的小栏目,希望网友为其捐款,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引起了个别网友的质疑。

  除金华外,宁波也在探索慈善模式规范化。10月1日起,《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是浙江省第一部关于慈善事业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中,对募捐活动结束后向社会公开的内容作了规定,募捐组织应当在募捐活动结束后20天内将募捐情况向社会公告,并报民政部门备案,便于公众对募捐全过程的监督。同时,慈善组织和其他募捐组织接受捐赠后应当出具捐赠专用收据,并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

  副省长、省慈善总会会长陈加元在捐赠签约仪式上说:“慈善事业的生命力在于公开和透明,我们必须确保浙江农信慈善基金的财务信息、援助项目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我要捐款我要求助
官方微信